花桥中学2012-2013德育质量分析报告
昆山市花桥中学德育处
一、学校德育队伍现状分析:
我校为公办全日制初中,有24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其中初一学生379名,初二341名,初三284名。有教职员工100多名。我校班主任青老教师结合,其中35周岁以下占60%,班主任工作经验3年以上占90%。均具有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学校设有德育处,内设德育主任、副主任、团支部书记各一人。学校建有苏州市合格心理咨询室,有兼职教师5名,其中有2名教师有上岗资格证书。
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1、观念意识到位,实施效果良好。
学校重视德育工作,以德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已形成共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在学校逐渐形成。学校定期举办德育相关活动,包括德育导师制、主题教育月(健康、和谐、安全、法制、感恩、文明礼仪、生命、环保等)、心理辅导活动、班级主题活动等,虽然在具体的管理实施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总体效果良好。
2、德育队伍形成,参与程度高。
学校形成了校长—分管校长-德育主任-团队干部—班主任为主的德育领导班子,强调由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的德育队伍。在实际工作中,校长亲自带头,已经初步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序进行。
3、德育制度规范,各项考核制度化。
德育常规的制定和落实正在不断完善。比如一日常规的序列化、细目化、升旗仪式制度、优秀学生的评选制度、班级考核评比制度、班主任工作考评制度等,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纳入了制度化的管理。
4、德育活动丰富,活动效益较高。
学校重视德育活动的开展,结合节日、上级部门的德育活动,学校每月都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校运会、读书节等传统活动。可以说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5、德育环境形成,文化底蕴不足。
从整体上讲,校园变得整洁美观了,德育氛围也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都张贴在了学校的显眼处。学校的文化墙,过道的名人肖像或名言警句都布置得规范、妥贴。学校的德育角也张显了学校德育工作特色。但对于一所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校来说,更应注重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校风还需进一步提炼。
6、德育合力初显,有效整合欠佳。
建立健全“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信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化教育,形成德育教育合力。建立家长委员会,其成员将参与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格局。但在实际工作中家校教育的矛盾冲突依然存在,家校结合工作显得十分薄弱。相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水平就显得参差不齐,而社会教育这一块就显得更为棘手。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与父母、祖父母生活的学生占多数。年级越低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相对来说更重视。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家长普遍不够重视。家长对子女不恰当的爱,导致学生不会劳动,怕苦、追求享受。有些父母个人素质差,自身的不良言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等,给子女以潜在的影响。还有,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只注重子女的升学情况、物质生活要求,而对子女的思想、精神、心理需求等,疏于引导和教育,有的过分溺爱、过分袒护,有的放任自流,有的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粗暴武断地解决等,于是出现了许多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空虚的不快乐孩子。而学校教育与失当的家庭教育相加往往等于零。从社会方面看,学生成长缺少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便出现了“高投入、低回报”的局面。
7、学校常规教育的落实。
应该说学校对学生的常规,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长抓不懈,对心理健康教育也十分重视。但是学校常抓,学生也屡犯。
造成学生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有家庭教育、也有社会教育问题。
让我们先从学校方面看,相比而言,学校对德育工作是最为重视的。但不可否认,学校德育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方法不够科学,教育能力较弱;学校德育的时间、空间不足,德育理论传统的东西多,现代的少,由此指导下开展的德育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感染力不强;学校德育教育注重灌输,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缺少对学生品行、心理、修养方面的关心。德育仅仅是学校工作而非学生生活。
三、2012年9至2013年6月获奖情况
1.2012年9月,花桥中学被评为2012年度《关心下一代周报》先进单位。
2.2012年10月,获昆山市第二届红十字运动会三等奖。
3.2012年10月,孙悦同学获2012年度“关心下一代周报社奖学金”。
4.2012年10月 初三(4)班梁柏榕、初一(8)班浦桢、初一(1)班吴迪,初一(7)班潘志强在昆山市第三届中小学“小琼花 文学之星”“憧憬现代化”现场作文大赛中,分别获二、三等奖。
5.2012年11月邱小丽、陆红、彭芳妹老师在“昆山市首届班主任论坛”活动中获三等奖。
6.2012年11月曹静洁老师制作的法治主题课件,获昆山市级三等奖。
7.薛建平校长被评为昆山市德育先进个人;周红娣老师被评为昆山市优秀班主任。
8.2012年11月,初三(2)班王豪在“我是守法小主人”法制征文比赛中获得昆山市二等奖。
9.2012年12月,周勤芳被评为苏州市“‘走进家庭,走近学生’集中家访月”活动先进个人。
10.2013年3月,我校被评为昆山市红十字师范学校。
11.2013年3月,沈莺莺被评为2012年度学校红十字工作先进个人
12.2013年4月,初一(5)班吴凝宇家长在昆山市“我的家教心得”征文活动中获优秀奖。
13.2013年4月,初一(3)班周伊萌、初一(9)班杨宇恋、王瑜珺在昆山市初中生法制电子小报比赛中获三等奖。
14.2013年4月,李迁迁、吴凝宇等同学在昆山市经典诵读比赛中获优秀奖。
15.2013年4月,初二(7)班平佳欣同学在苏州市“2013网上祭英烈,文明过清明”主题教育活动中获优秀信息奖。
16.2013年5月,丁毅老师的德育创新案例在昆山市中小学德育创新案例评比中获三等奖。
17.2013年5月,张欣怡、周伊萌、邰春梦、孙程辉、陈家骏五位同学被评为昆山市三好学生、吴凝宇、韩修涛两位同学被评为昆山市优秀学生干部。
18.2013年5月,初三(5)班被评为昆山市先进班集体。
四、改变学校德育现状的对策与思考:
1、重新明确学校教育的职能:教书育人,才识与德行缺一不可。两者同样重要,不可偏颇,更不能本末倒置。如果说,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力,那么德育工作则是这一生命力的保障。
2、育人工作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当务之急。教师不仅仅在学科专业、学历上提升自己,更应该在自身修为,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思想动向等方面得到发展。
学校应扎实开展班主任培训,培训应具备实效性。校级培训由政教处人员及骨干班主任承担,每学期落实培训内容。依照《班主任基本功》内容分理论与实践两大块,注重实效与延续。学年末进行培训考核,考核成绩与班主任考核挂钩,便于学校择优选取班主任。鼓励班主任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最好采用轮训制,或已具备资格的教师在校内进行培训,使每位班主任都能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正确、有效的方法。
班主任考核细则要更科学、人性化。除了传统考核项目外,可以通过对学生、家长问卷调查的形式,从侧面了解班主任的工作情况。学校应珍视那些充满工作热情、敬业的班主任,逐渐在校园内宏扬全员育人的氛围。
3、改变防范式、控制式的常规教育。教师处处防范学生,生怕学生做错什么。学校常规管理主要是检查式,这种方式往往把做错的张扬,甚至放大化。为了处处提防,学校、教师往往采用“控制”的手段,控制时间、控制空间,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
(1)把“不可以”改成“你应该”。我们的一日常规中有太多以“不可以、不能够”为表达方式的条例,无形中似乎在传达一些不良的行为。而且,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逆反心理正在形成,他们反感师长对他们说“不”。所以,不妨换一种表达方式,让学生容易接纳,愿意执行。
(2)将“扣分”变为“加分”。把学校原有的常规管理检查模式进行调整。将眼光更多放在习惯好的班级、学生身上,挖掘校园内的文明事、文明人,变“扣分”为“加分”,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宣扬良好的行为习惯。
4、德育活动应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以小见大。根据学生常规要求,每月开展一项固定活动,各年级要求不同,活动形式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不宜过多,但每次活动都应注重成效,不能为举办活动而活动。
5、从校园文化建设上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6、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委员会发挥其功能,大力开发家长资源。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不应仅限于在校老师、校外专家来校讲座,还可聘请家教成功的家长现身说法,这样对大部分家长都能有实际效仿的作用,而非纸上谈兵。聘请有专长的家长为校外辅导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聆听窗外的声音,也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可谓一举两得。鼓励班主任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校外情况。更有效地促进家校联系。
7、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是生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润滑剂(幸福地学习能让学生发挥更好的水平)。
杜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我想我们的学校首先要向社会输送心智健全的人,才能有更高、更远大的追求。
昆山市花桥中学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