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团队精神,促进教师发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5-21浏览次数:759

 培养团队精神,促进教师发展
昆山市花桥中学   王晓芳
2017年9月11日
教师的团队指的是教师们为了学校这个团队的利益与目标,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作风。教师团队精神的形成,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一环,是创建和谐发展校园的精神支柱。学校的发展靠的不是单个的教师,靠的是教师这个集体。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推动学校健康快速地发展。如何打造精干的教师团队,值得我们深思,现就这个话题谈点体会。
一、高尚的职业价值观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是伟大的,国家还专门为教师设立了一个节日,这也是其他职业所没有的殊荣。加强对教师职业观的教育,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是培养教师团队的重要内容。  
二、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人们常说“文人相轻”,知识水平高的人之间很难相处。教师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之间的“相轻”是难免的。因此,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必须让他们由“相轻”变为“相助”。首先要了解教师,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和各自的需要,只有知其求,才能供其需。其次,用集体主义观念去教育他们,感召他们,使他们拥有一种以校为家的归属感与自豪感。第三,确立清晰的目标,培养共同愿景。学校要为教师制定目标,教师也要有自己的目标。当教师的目标与学校的目标一致时,便形成了共同的愿景,从而激励着每个教师都为着这一共同愿景去奋斗,从而培养出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进行准确的教师定位  
教师是人不是神。是人就具有人的两种基本属性,即经济人与社会人。经济人的教师不可能不关注自己的私利与经济报酬,这其实也是教师生活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同时,教师也是社会人,需要别人的关心、理解、支持与鼓励。只有给教师准确定位,才能在教师的团队建设中做到有的放矢,满足教师的需要,从而强化团队精神和行为。尊重教师的人格,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适时对教师进行表扬与鼓励,创造机会让教师拥有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  
教师团队精神的形成,将使得教师间有一种自由安全的心理空间,从而在工作上对学校集体事务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心。在快乐相融的人文集体中,相互协作,尽心尽力,优势互补,宽容悦纳。用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高深的知识,为学校的建设和教学服务。 
          四、教师培训以能为本。 教师发展,师能为重。学校可根据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教师个人素质构成,将教师分为三个层次:优先发展型教师(名师培养对象)、发展型教师(成熟教师)、待发展型教师(新任教师)。    对于“优先发展型教师(名师培养对象)”,采取“学术研讨,强化专长”的培训模式,重点在专长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完善。学校给予外出参观学习培训、课题经费、资源使用、学术发表、外出讲学等优先权,促其成为专家型教师。对于“发展型教师”,采用“导师培养,定向发展”的培训模式,通过参与课题研究、组织专题研讨活动等方式,促使尽快形成特长,形成自身教学风格。 对于 “待发展型教师 (新任教师)”,采用“师徒结对,考核过关”、“参加市级规定培训”的方式进行培训,通过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育教学技能培养,促使尽快成长成熟,胜任教学工作。
五、为教师搭建交流研讨平台。学校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和研讨,搭起区域间交流平台,挖掘、整合、优化区域合作性教育研究资源,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学校借助这样一个平台,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课堂教学研究、学校学科活动交流、观摩学校特色活动、教师异校跟班学习、教育管理软件赠送等,让每一位教师在一种基于原生态的课堂教学、坦诚的思想交流和全开放的教研氛围中实现思维的碰撞,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是基于教师个人成长最核心的一种培训。学校为教师创建教研网络,盘活资源,搭建成长平台,提供了个性发展的空间。
六、终生教育观。终身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学会共同生活”作为终身教育需要建立的四个支柱之一,要求要培养学生与他人共处的能力。未来社会群体之间的合作将越来越频繁。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体系的人群接触起来难免产生摩擦和冲突,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这就要求教育要使学生理解人类的多样性,认识到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了解彼此之间需要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认识自己和他人,学会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而这些需要学生伴随社会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变迁,学会终生学习。这客观要求教师团队建设也应终生教育作为一种基本理念。
七、现代生活教育理论。教育作为与人生、人的生活、人的价值生命相关联的重要实践领域。其原生性目的应该关注人生、关注人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指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与新课程的理念是一致的,仍然具有伟大的现实意识,仍然是指引我们进行教师团队建设的具有时代朝气的崭新的理念,回归生活的新生活教育,教育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是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构建具有生活教育特色的教师团队客观要求。
教师团队作为众多团队的一种,其建设既具有一般团队建设的共性,又具有其独特的要求,应在新的团队观、团队冲突观的指引下,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支撑,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服务于学生的终生发展为归宿构建起组织科学规范、关系融洽和谐、执行高效创新的学习型专业团队。
八、 全面把握和谐高效教师团队战斗力形成的内外因素。团队的意义在于是一个精神的、文化的、实践的综合体,它能使组织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发挥出的巨大能量使组织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团队具有很强的变革,创新的内在动力。一个优秀的、和谐的团队就是防止组织衰败,不断实现变革的内生资源和再生资源。教师团队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团队和谐性和战斗力受许多内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外部因素。和谐的学生教育在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谐共进,教师团队从事着学校教育的重任,肩负着沟通家庭教育和力所能及的从事社会教育的协调工作,其工作绩效受到学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影响和谐教师团队战斗力的外部因素首先是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国家的课程制度、国家的教育行政管理等国家宏观层面的制度因素所形成的政策的支撑力。教师的日常教学、教研等具体行为不仅受到学校、教师团队内部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受到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指引、国家课程相关因素的制约、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教师团队的战斗方向和一些具体的战斗行为。因此一个和谐的教师团队良好的战斗力需要一个良好的政策支撑环境。
2.内部因素。事物的发展内因是关键,是根本,因此影响教师团队战斗力的根本因素来自其内部。在学校目标的指引下的具体目标的提出,能给全团队教师一把尺子、一种标高,反映大家的共同追求,让全体寻求到发展的共同点,形成共识、产生共振、达到共鸣,形成目标的凝聚力。只有这样,教育的目的才能体现其存在的真实价值,才有可能调动全体师生积极性,去把握时机,追求目标,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教师团队和和谐化和战斗力的最大化。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个教师团队要形成高效的教育生产力,产生强大的战斗力,最主要的因素是其成员教师。学生的发展又是以教师的发展为前提的。中国古代就有“师高弟子强”之说,从中国教育的发展来看,一般而言,有一流的师资就会有一流的学生。所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和生命,教师基础素质的高低、敬业精神、教改能力、创新能力等新课改素质的高低以及团队和谐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团队的战斗力。以人为本是高绩效团队运作的基础。一个教师团队,面对同一个或者几个工作对象,各学科教师的分工与合作,对整体战斗力影响巨大。团队犹如一条生产线,每个环节的正常运转方可保证高效的战斗力。分工明确,责任明晰,团队合作,坦诚相见和相互信任,有效沟通,形成和谐的团队精神,作为团队的共同的文化支撑,才能形成战斗力。